最近在安排出國旅遊的事,不禁想起之前去大陸交換的生活。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,我在大陸交換時的感受。
Jessica 之所以選擇大陸,一方面是當時對自己的英文能力不夠自信,另一方面也是因為,大陸是與台灣經濟往來最頻繁的地方,所以特別想去開開眼界。
此外,在決定申請交換前,Jessica參加了一個和華中師範大學合作的文化研習營,覺得那裡的師長、同學們都十分友善,校園環境也很美。所以在回到台灣後,就決定要前往武漢讀書了。
(1)住宿 - 國際留學生宿舍(六)
Jessica 在華師期間都是住在國六,留學生宿舍的好處是都有電梯冷氣、電視,也有自己的浴室,一層樓共用一間廚房。而且沒有門禁,自由度特別高。
相對的,要自行支付電費,所以最好依據各自的使用比例,跟室友事先商量好電費的支付方式。而且房費也會比當地學生的宿舍高。
在留學生宿舍可以見到許多不同國家的人,華師的留學生以阿拉伯國家和中亞最多,還有一些俄羅斯等其他國家的學生。
特別要注意的事留學生宿舍是沒有分男宿、女宿的!!當然,同個房間不會有異性,但同一層樓就會有喔!
(2)校園 -
華師的校園非常美,新舊建築夾雜,另有一番風味
以前的圖書館,現在是行政樓了,是華師的明信片上一定會出現的風景喔~
這是新的圖書館,華師坐落在桂子山上,這裡也是最高的地方
在得知我要去大陸時,許多親朋好友的第一反應是'為什麼要選這麼落後的地方啊?怎麼不去歐美國家?'
我這才第一次意識到,原來在部分人心裡,對大陸的印象還停留在落後地區。然而真正去過的人就會知道,他們確實仍然有許多保留著傳統生活狀態的城市,但那些已發展的大城市,其繁華程度早已超越了台北。
所以,雖不能說大陸是已開發的先進國家,但也絕不是落後的沒有學習之處的地方。
所以如果有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,還是很鼓勵各位朋友們趁著學生時期去看一看喔!
(1)學分怎麼算?可以抵台灣的嗎?
這個就要看母校這邊的規定了,像 Jessica 的學校竟然規定課名要一模一樣!或者課程大綱內容差不多,才可以抵學費,所以... Jessica 修了半天也就抵了一個"人格心理學",其他都算自由學分。
但 Jessica 室友的學校承認的學分就多很多,所以出發前最好先跟自己學校和系上的行政人員問清楚喔!
(2)交換課程怎麼選?
交換學校會有自己的規定,以華師為例:先看看學校的課程,自己排個課表出來,開學的第一、二週可以先去試聽,最後在決定要選什麼課,課程選定後要拿著選課單去找任課老師簽名才算選完。
ps. 期末成績也要親自去跟老師要,所以千萬別讓自己被當,不然去要分數時可就丟臉了o((⊙﹏⊙))o
選課時有個容易被忘記的事,就是"距離"!我一開始課表排滿滿,後來才發現20分鐘的下課時間,我竟然走不到下一間教室!!!
只能說大陸的大學校地真的大啊~
(3)交換期間學費怎麼算?
我不確定是不是每間學校都是這樣,以 Jessica 的學校為例,交換期間依然是教母校的學費,但住宿費就是依交換學校的價格算。
ps. 大陸的教科書幾乎都可以買到盜版的,所以非常便宜,Jessica 買了一本人格心理學只要台幣100 !!
(4)大陸人會不會敵視、歧視台灣人?
並不會!!其實 Jessica 一直都相信,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的人民都不會討厭彼此,所謂的仇恨和對立都是政治任務操弄的。就像我們在大學時,班上或系上可能會有幾個陸生,難道我們會因為他們是陸生就隨意霸凌他們嗎?同樣的,我在大陸時,不僅沒被欺負還認識了好幾位新朋友,在我需要幫助時也有熱心的朋友願意提供協助。而且大家心裡其實都已共識,就是"只交朋友,不論政治",所以關於這點真的不用太擔心啦~
(5)大陸的治安好嗎?
說實話,台灣的治安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的,所以要說個人覺得跟台灣比起來,還是台灣更好一些。但也不是真的很危險,只是隨身物品要看好,在公共場合不要用包包、外套等東西佔位 (可能會直接被拿走)。但去任何國家旅遊其實都是這樣的,大陸也不會特別差啦~ 不要大半夜在外面溜達就好了
(6)人民幣要怎麼換?到大陸後前怎麼辦?
Jessica 的人民幣是在台灣的銀行先換好的,到了大陸後就去銀行開戶存錢,Jessica 當初選擇的銀行是"中國工商銀行"
工商銀行是大陸前幾大的銀行,ATM的點也多,大多數的城市都不用怕找不到ATM領錢,重點是離 Jessica 的宿舍最近 XDD
開完戶後可以綁定 WeChat 或是支付寶,在大陸很多地方都可以用這兩個 app 付錢,非常方便。
不過,Jessica 還是會建議,最好挑一個用就好了,像 Jessica 都是用 Wechat ,這樣別人轉錢給你,或者支付電話費都用同一個,比較不會亂掉。
交換其實也是之前的事了,拖了好一陣子才寫出來,有些東西如果沒寫清楚的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喔~
謝謝大家看完我的文章
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可以點讚、留言或+關注喔
你們的鼓勵都是 Jessica 繼續寫下去的寫文的動力唷~~